20171118

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

读书能开阔视野,增长见识。读到一本好书有时也是缘分,而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就是一本好书。书中所述之七个习惯是原则,是灯塔,将为我们的人生之旅提供指引。在我此前的个人知识仓库中,有许多零散的信条和经验,通过此次阅读发现有些竞不谋而合。而本书归纳的七个习惯更系统,更全面,使我能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与理解成功的本质。

七个习惯概括来讲,习惯一为积极进取,明白所有出现的问题都应先从自身入手寻找原因,不怨天尤人,为自己的行为负责,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,积极面对一切;习惯二为以终为始,揭示了事前必须细致地运用自我意识拟定愿景或目标,然后全身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部分,实现理想;习惯三为要事第一,此条是自身行动时需遵循的手段与方法,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,从而提高效能;习惯四为双赢思维,不管是工作家庭还是生活中,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时都要从互赖式的角度来思考,找到能令双方互惠的方法;习惯五为知彼解己,采用移情式沟通原则,聆听理解对方需求,给予尊重,在此前提下勇敢表达自己,并在两者间寻求平衡;习惯六为统合综效,在双赢思维与知彼解己的前提下,拥抱彼此的差异,采取思维碰撞或头脑风暴的方法获得1+1>2的创造式团队合作;习惯七为不断更新,指在身体、精神、智力、社会与情感四个基本面中,通过学习、坚持、实践,不断往复,从而达到螺旋式上升,不断完善自我。

在阅读过程中,有些章节的内容让我有茅塞顿开,恍然大悟的感觉,以往心存疑惑或者久未解决的问题也突然迎刃而解。

例如在读到习惯三“要事第一”时,因为我和同事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那种异常忙碌的时期,所以一直在寻求一种解决方案,但至今未找到完美方法,直到此次读到“要事第一”的相关内容时,才终于明白了问题所在。

我曾经读过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书和文章,对于第一代理论着重利用便条与备忘录,第二代理论强调行事历与日程表,第三代理论根据目标逐日制订计划的体系都身体力行地实践过,但最终我发现这三种理论都无法彻底解决实际问题。比如,有时候工作日一上午我都在接听电话,一个接一个几乎没有间隙,我根本就没有时间去遵循什么时间管理,根据轻重缓急进行排序本身需要花费时间,所以最后变成我摒弃了所有的时间管理方法,只在备忘录上记下来以免遗忘。

现在读过“要事第一”的章节后,使我明白,事件有重要与急迫之分,既重要又急迫的为第一类事务,重要但不急迫的为第二类事务,不重要但急迫的是第三类事务,不重要也不急迫的是第四类事务。通过印证书中所描述的,我发现过去的我属于过分注重第一类事务的人,正如书中所说,过分注重第一类事务,就象整天都在处理危机。我不是管理者,我成了救火队,每天处理不完的事件越来越多,最终可能会占据全部的时间和精力。

按照“要事第一”的原则,我们应该将时间与精力集中在第二类事务上,即重要但不急迫的事务,包括建立人际关系、拟定愿景与目标,防患于未然等等。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处理各种问题上,当我们将思维定式转变为预防型的,总是做到防患于未然,效能便会大大增加,这在时间管理领域称之为帕雷托原则--以20%的活动取得80%的成果。当然高效能人士也需处理第一类事务,但它们的数量将会变得很少。

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,书中还有很多细节都值得再三精读,触类旁通,我相信通过阅读,本书中的七个习惯必将指引更多人去实现人生的理想。